网站首页  动态新闻  基层展示  校园反邪  警示教育  动漫之窗  法律法规  民族宗教 
 视频资料  工作动态  揭露揭批  案例分析  科普知识  科学养生  文艺苑地  图片资料 
站内搜索:
投稿箱
 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文艺苑地>>文艺苑地>>正文
 
 
一代良师 画家楷模——冯法祀的艺术人生  
2015-05-25 15:24  中国网

1955年,冯法祀报名参加了中央美院举办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。院长江丰说:“你已经是个教授、系主任,何必跟那些年轻人,比你小一二十岁的在一起上课?”冯先生用德拉克洛瓦的话“不要作一个人的学生,应该要作很多人的学生”说服了江丰,参加了训练班学习。转移多师,在训练班学到巡回画派和苏联的油画技法,这对他后来油画创作起到重要作用。

  贴近生活 讴歌时代

  冯法祀的绘画作品,展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、热爱和平、勤劳勇敢、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;歌颂了祖国大好山河、自然风光,是一部富有时代生活气息、民族特色、个人风格的历史壮丽画卷。

  冯法祀早年受过严格的素描、油画基本功训练。他学生时代在“中大”画的素描,被同班学友、著名画家沙耆誉为“高山仰止”。1936年春,他随画家吕斯百先生到雁荡山、普陀山写生,创作了油画《雁荡山》,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,受到徐悲鸿、吴作人的赞誉,这幅画曾于1943年在苏联参加“中国艺术展览”,受到苏联画家好评。关于这幅油画还有多件轶事,“中大”从南京向武汉转移时,吴作人先生特地带上这幅画。有一次,晚上刮大风,这幅油画从展室墙上掉下来,碰在桌子角上,画面出现了一个洞,徐悲鸿先生亲自找油画布从画背用胶粘接,亲自修复,现在仍可看到粘补痕迹,画正面却修复得天衣无缝,不露痕迹,表现了两位先生崇高的心灵美和对这幅作品的珍视。

  1941年,冯先生的油画《木瓜树》,为艺术反映时代赢得了很高的声誉。这幅作品真实地描绘了日寇侵略中国的暴行,飞机轰炸和平居民区后,街道民房变成一片瓦砾,在废墟中长出几株木瓜树,顽强而旺盛地生长着,高高屹立,绿叶婆娑,象征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奋发精神。著名文学家、诗人田汉当时特地为此画题诗:“瓦砾堆中生气在,千轰百炸又如何,龙州城里木瓜树,今年巨干一丈多。”诗画相得益彰,表达了画家、诗人的共同内心感受和激情。

  油画《演剧队的晨会》(1948年作)把观众带到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,看到青春似火的美好形象,我们仿佛倾听到爱国青年的心声。这幅画是作者根据当时实地晨会时一张速写完成油画创作的,改变了以往油画作品舞台表演式的布局,赋予油画以真情实感。

  巨幅油画《刘胡兰就义》(1957年作)是画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。作者为了创作这幅革命历史画,多次冒着风雪深入到烈士家乡山西省文水县农村去体验生活,调查研究,收集素材,经历3年,数易其稿,创作了这幅感人至深的巨作。这幅油画曾受到马克西莫夫的赞扬,已被列入“中国美术经典”之中。它与中国革命风云相伴而生,发挥了文艺社会教育功能。

  历史进入了上世纪80年代,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文艺发展的新高潮。冯先生老当益壮,精神焕发,油画创作步入一个新的历程。诚如其油画《古木参天茂苍穹》(1995年作),他的创作放射出耀人的光彩。《长白山原始森林》(1982年作)画面宏伟,用笔豪放;《长白山天池》(1983年作)气象万千,浑然天成;《惠安女》(1987年作)、《西双版纳少女》(1996年作)如入画境,表现了民族风情;《歌舞庆回归》(1997年作)歌颂了我国各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香港回归的喜悦之情;《众志成城》(2001年作)描绘了军民团结奋力抗洪,不怕牺牲的感人场景。著名油画家靳尚谊称赞这幅画:“高度概括,大气,有力度。”《护士的早晨》、《廖静文女士》(1999年作)异彩纷呈,形象鲜明,人物性格毕现。冯先生的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、加拿大、法国巴黎展出,获得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。吕霞光夫人玛德兰女士在留言簿上写道:“衷心地祝贺,我非常感谢你使我们发现了你们极其美好而辉煌的国家,我很荣幸地能够在巴黎看到了中国。”

  当西方现代派、行动艺术泛滥成灾;空泛、浮躁、怪诞的创作充斥展览,有些画家无所适从,怨天尤人时,冯法祀教授却迈开坚实的步伐,深入生活,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勇往直前,满怀豪情,义无返顾,用多彩的画笔,抒写时代,讴歌人民和祖国。

  满怀激情 精益求精

  冯老的油画作品,“格调纯正,做到严而不死,紧而不僵,工而不饰,给人以真切、实在自然的艺术感受。”这是著名画家詹建俊教授对冯老油画科学的评价。冯老继承和发展了徐悲鸿油画造型方法,造型宁方勿圆,宁整勿碎。同时借鉴了法国印象派外光和“轻晕”造型、点彩等技法。用笔摆色,一笔包含体面、颜色冷暖、质感、空间,有时色块之间出现飞白,笔力雄健,色彩响亮,有宝石般的璀璨,远观有势,近看有质,其优秀作品达到了远看“惊心动魄”色彩丰富,近观“奥妙无穷”耐人寻味,难以仿制的高境界,创造出中国特有的写意写实相结合的油画。

  2006年我有幸拜访了冯老,并跟随他外出写生。盛夏北京烈日炎炎,温度高达摄氏37度。冯老却毅然头顶烈日,坚持外出写生,为荷花传神写照,每次长达数小时,汗流浃背也不休息。回到室内稍事休整,又手挥画笔,全身心投入创作。此情此景感人至深!他说:“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。”

  2002年8月,北京老教授协会艺委会为纪念毛主席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发表60周年,在北京国际艺苑举办油画展,冯老的新作油画《阅江楼》引人瞩目,受到一致好评。此画构图宏伟,色彩响亮,质感强,民族特色突出,赢得了专家的称赞。写实主义手法,加上对崇高美的执着追求,创作时满怀激情,精益求精,构成冯先生创作的总体格调。当时他虽然年届90高龄,却充满着革命朝气与理想,跃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。他把对人民和事业的爱,对真善美的追求,用朴素真挚的感情表现在油画作品中,感染激励着千百万观众。这就是冯法祀先生永葆青春的法宝。他的人品和画品,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根本所在。

上一页 [1 2]
关闭窗口
 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
版权所有:垦利县反邪教协会 技术支持:金佰科技